Skip to main content
头部广告图片
  主页 > 英超

辽宁发生旅客广场遭雷击事件 浙江防雨避雷进入关键期

2024-06-14 浏览:

潮新闻客户端记者 余柳东 通讯员 高建秋

相信不少网友都关注了昨天(13日)发生在辽宁锦州北站广场的雷击事件。据当地应急管理局介绍,被雷击中的孙某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,无生命危险;另一名同伴李某被孙某撞倒,仅受了皮外伤。

辽宁直播生活主持人关键_辽宁经济频道关键_

图片来源:CCTV新闻

当地气象部门今天继续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:预计14日下午至夜间,全省全省有雷电;沈阳、阜新、铁岭、朝阳、葫芦岛等地有雷暴大风、冰雹,最大风速8~11级;大连、抚顺、本溪、丹东、铁岭、葫芦岛、岫岩等地有短时强降雨,最大小时降雨量20~50毫米。

雷电是强对流天气的直接产物。

6月至8月,全国各地雷暴天气频繁

专家表示,雷电是强对流天气的直接产物,5月份以来,华北、东北地区主要受到冷涡系统影响,冷涡后的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遭遇华北地区高温,导致强对流剧烈发展。

我国雷电主要集中在每年4月至9月,6月至8月为高峰期。从空间上看,东部湿润区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发生6.7次雷击,西部寒旱区约1.9次雷击。我国陆地雷击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及以南,包括广东及广西南部、海南岛中北部等地区。其中人口最密集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发生约31.4次雷击。

图片来源:中央气象台

雷电能量巨大,破坏力极大,而且常常伴随强风、暴雨,甚至冰雹。

浙江省进入梅雨季节后,一般要特别注意防范雷击灾害。

2020年以来,浙江省气象部门累计收集雷电灾害约700起,因雷击伤亡共5人。目前最常见的是家用电器和公用电力电子设备损坏,占比近90%。此外,城乡雷电灾害存在明显差异,农村地区灾害多、损失大。

图片来源:浙江天气

随着气象科普普及,浙江省雷电灾害总体减少,但每年雷击事件仍有发生。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顾原告诉潮报,从浙江省历史雷击灾害看,90%以上的伤亡发生在户外。最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包括亭子、简易房、树下、农田、水边等。特别提醒民众,雷雨天气避免在上述环境中逗留。

顾元还给出了一些防雷小贴士:遭遇雷雨天气时,首先应尽量躲藏在防雷措施齐全的建筑物内,如居民楼、商场等,关闭门窗,远离电器;其次,躲藏在非敞篷车内,门窗关闭,也相对安全;实在无处可藏时,应丢弃身上的金属物品,双脚并拢蹲在低洼处。

“对公众来说,预防雷电灾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关注气象信息。”顾原建议,公众应通过“浙江天气”官方微信、微博、“智慧气象”APP等平台,实时了解天气预警信息。若气象部门已发布雷电相关提醒,请在安排出行时多加留神。

图片由浙江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提供

浙江中南部仍有较多雨水

杭州的天气闷热

从梅花盛开的季节开始,梅小姐就对浙中南地区产生了好感。

今天(6月14日)上午,梅姑娘又出去散步了。比如,丽水市庆元县杨楼村,最近6个小时(8时至14时)降水量就达81.6毫米。相比之下,浙江北部地区,以阴天为主,晴间多云,稍显闷热,避免长时间在户外逗留。

图片来源:浙江天气

梅雨季的雨水是由梅雨带带来的,梅雨带随副热带高压移动。省气象台表示,未来几天浙江梅雨带依然会相对偏南,并反复来回移动,因此天气会在阴雨间来回切换,尤其是处于雨带边缘的浙江北部地区。

最新预报显示,今明天丽水、温州部分地区有大雨,局地有暴雨,累计降雨量50~90毫米,部分地区100~150毫米;16日起雨带略微北移,16日至18日,衢州、丽水、金华、台州、温州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、暴雨,局地有暴雨。

杭州主城区天气预报。来源:杭州气象官网

就杭州而言,19日前以阴天天气为主,雨水为辅。气温维持高位,最高气温超过30℃。与梅雨季结束后的“纯热”不同,未来几天气温虽然不会达到高温线,但由于湿度较大,人体会感觉非常闷热,也算得上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