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头部广告图片
  主页 > 德甲

造谣公司用AI一天写谣言7000篇,无底线流量变现必定要追责

2024-06-16 浏览:

造谣公司利用AI日写7000条谣言!某MCN机构实际控制人王某利用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AI软件说出关键词,自动抓取网络上的相关信息,生成数百至数千字的文字,并添加看似与事件相关的虚假图片,从而形成一篇看似信息量大但实质上是虚构的内容。这些虚假文章被上传至多个网络平台,高峰时每天可生成4000至7000篇。初步估算,日收入在1万元以上。经查,王某的行为已构成散布谣言、捏造事实、扰乱社会秩序罪。

乍一看,“网传消息”的时间地点全部齐全,描述“绝对真实”,让人一看就想点进去看。一段时间以来,网络上出现各种看似真实的“事情”,非常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。经警方调查,这些事情现实中并没有发生,是编造出来的虚假事实。顺着线索,警方发现江西一家MCN机构与之有关。

你可能会问,如此大量的谣言是如何产生的?原来,这与人工智能的滥用有关。在使用某款人工智能软件时,只需要输入个别关键词,软件就会自动生成相关图片和文字。整个过程都是由智能软件完成的,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。整个文字看上去比较规范,符合新闻的惯常表达方式。而且是批量生产,省时高效。之后,机构将这些文字上传到各大平台的账号,对外发布。警方发现,王某运营着5家MCN机构,以及800多个自媒体账号。

为什么要在网上传播这些谣言?你们闲着没事干吗?当然不是。流量是变现的工具,能否获得流量关系到MCN机构能否实现盈利。网友的关注和喜欢尤为重要,这也是平台支付相应报酬的评价标准。久而久之,王某某得到了流量的密码,便乐此不疲地借热点、造热点,利用AI编故事、假话当真,什么煽情就说什么,什么吸引眼球就写什么。但利用谣言走捷径,利用人工智能节省人工成本,利用AI软件把公司做小、提高利润,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吗?最终,王某某等来的,是以散布谣言、捏造事实、扰乱社会秩序罪被行政拘留5日,MCN机构被责令停业整顿。

目前,人工智能赋能了千千万万个行业,提高了效率,节省了成本,但也由于少数人的滥用,埋下了隐患,带来了威胁。上述谣言的形成和传播,看似没有太多人为的编造,但任由人工智能随意编造,毫无歧视地发布在社交媒体上,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逐利行为,不仅有损自身长远发展,也污染了清朗的网络空间和网络生态。

人们一再强调,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王某某被拘留、MCN停业整顿等事件更是印证了这一点。越是面对流量诱惑,越要坚守基本的职业操守。如果任由AI“背叛”,如果任由虚假信息满天飞,谁还能安心上网?谁还能相信网络信息?利他才能利己。尊重他人的知情权,不随意造谣,不随意用“键盘”捣乱,归根结底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的知情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