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头部广告图片
  主页 > 亚冠

悠扬戏曲延续千里文脉,流动遗产凝聚万众期待

2024-06-24 浏览:

大运河把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大水系联通起来,使得南北城市的交流和贸易更加便捷。当时大批诗人、北方戏曲作家、艺人以及社会各界名流顺流而下来到杭州,其中就有李白、杜甫、关汉卿、马致远等。

清代,特别是乾隆皇帝六次沿大运河到杭州,徽剧在运河沿线的高台上演出,把沿线的戏曲创作和表演推向了新的高度。长期研究戏曲文化的应志良告诉记者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徽剧艺人高朗亭在杭州唱戏,吸引了“四大徽剧班”沿大运河来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演出,后来发展成为京剧进京剧。

千百年来,乐声不断,运河也不再只是运输之道,戏曲、诗歌、文学等各种非物质文化沿着运河传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,滋养着运河两岸。

古戏台唱响运河情

“应秦不义,发动战争,吞并六国,又将其分裂。项羽和刘备曾在鸿沟互相割让土地,而汉占据东部,楚霸西部。”

99岁的石建清虽然头发花白,但唱歌时依然精神抖擞、干劲十足。他坐在竹椅上,哼着京剧《霸王别姬》的台词,仿佛穿越到了年轻时的舞台表演。

史建清先生。 潮州新闻记者朱高翔摄

当时,戏班大多在古戏台上演出。施建清印象最深的是运河边的湖州新市刘王庙古戏台。“我小时候经常去刘王庙等戏台听戏,新市经常有外地的京剧班子演出,大船载着三四十人停在码头上,一连演几天。”施建清说,这些班子沿着运河从北京到宁波,所到之处,观众如织。

2007年,刘王庙修缮时,戏台墙壁上发现了历史墨迹。保留了清朝同治、光绪两朝的戏班、剧目、演员表原貌,面积达10平方米,在国内实属罕见。墨迹或淡或深,或工整或潦草,有的甚至旁边还画有简单的图案。《齐双会》《龙虎斗》《百忍》等剧目题刻,诉说着这里发生的一切。

刘王庙古戏台。 潮州新闻记者朱高翔摄

运河戏曲文化繁荣,运河沿岸历来分布着多座古戏楼,百年历史的荣华戏楼至今仍坐落于拱辰桥东侧。

当时,京剧名角王桂芳、谭鑫培、梅兰芳、周信芳、盖叫天等都来杭州演出,戏楼宾客盈门,各剧种相互切磋,嵊州的“唱评”艺人在这种氛围中博采众长,逐渐发展出传唱全国的一大剧种——越剧。

荣华剧场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作为大运河杭州段三座古戏台中仅存的一座,荣华歌剧院一直高度重视对剧院的保护和利用,与杭州市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。每周五、周六上午,剧迷们准时从四面八方赶来。4月中旬,剧院进入修缮保护期,不少剧迷期盼剧院重新开演。

1984年,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大运河畔诞生,并风靡全国。2000年1月1日,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登上钱江晚报“千秋舟”,沿运河北上,为运河沿岸观众表演了《五女拜亲》、《胭脂》等名剧,使戏曲与水路的文化融合更加务实、具体。

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听戏、唱戏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调节器。在新市古镇,每月一次的戏曲演出让古镇的古韵相得益彰。两艘黑帆船漂浮在江面上,沿江的茶馆、街道上人头攒动。一曲《孔雀东南飞》,让人在越剧声中梦回东汉。

文化长河中的诗意与远方

“一人一马一枪,两人刀枪相搏。三周瑜怒斥芦花塘,四郎失落异国他乡。”

在富有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船歌声中,95岁的朱秋凤高举双臂,仿佛又回到了大运河边的绍兴。上世纪60年代,朱秋凤在大运河杭州段划运输船时,曾与老船工们一起唱起雄壮磅礴的船歌。

他把杭州运河沿岸的船歌、童谣等歌谣,记录在《杭州运河歌谣》一书中,不仅保存了那段过去的历史,也保护了那些不易逝去的文化瑰宝。

杭州大运河风光。潮州新闻记者朱高翔摄

2006年5月24日,在筹备大运河申遗工作时,21个运河沿岸城市的市长齐聚杭州,共同签署了“携手南北沿线城市,传承运河千年文明”的长卷,意义深远。2014年,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。

2023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绍兴考察浙东运河文化园时强调,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要着力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,让古老的大运河以新的面貌焕发时代光彩。

大运河作为“活的、流动的人类遗产”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一直是大家的期盼。近年来,浙江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,坚持还河于民,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,推动大运河文化融入生活、融入民生。

宁波慈城、湖州南浔、嘉兴乌镇、西塘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”,湖州桑基鱼塘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湖州太湖井冈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。

今天,沿着浙东运河,你可以踏上“浙东唐诗路”,感受李白笔下“天目连天,威凌五岳,覆赤城”的天目山绝美风光和“门前唯有镜湖,春风不改旧波”的镜湖美景。在京杭大运河博物馆,你可以跟随运河画师临摹古运河风光,聆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。漫步浙东运河文化园,在古迹中近距离探寻运河的过往。

邱丽红。 潮州新闻记者朱高翔摄

每天下午,浙江省嘉兴市时尚古镇濮院,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桐乡三调”传承人邱立宏就会出现在小舞台上,用桐乡话给游客带来一曲运河“说书”。对他来说,用好优秀文化,就是传承和保护的最好方式。

时隔十年,杭州歌剧舞剧院出品的舞剧《遇见大运河》再次在杭州大剧院上演,一个个故事、一个个历史,如同大运河之水,涌入人们心中。

记者乘船沿运河浙江段大部分路段行驶,随处都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织、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美丽共存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,而这些也在不断为这条“文化之河”书写新的篇章。